心系祖国 须臾不忘
——与周俊英教授共话谈心
周俊英,英国伯明翰大学文学硕士,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非言语交际;1996年—2003年担任北京工业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主任;2003年—2005年担任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常务副院长;2005年—2012年担任北京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外国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学位委员会主席;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带头人;1997年—2014年担任北京市高教学会大学英语研究会副理事长及常务理事;2011年—2015年担任北京高等学校英语类专业群教学协作委员会委员;曾主持国家级、省部级以上多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0年获得北京市教学优秀团队并获得国家“大学英语精品课”(项目主要负责人);2011年获得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校”(项目负责人)。
周俊英教授作为早一辈带着国家的寄托与期冀踏上异国他乡求学之路的学子,在学有所成之后毅然选择回国之途,并一生挥汗于三尺讲台,奉献于国内外语教育事业。他乡求学未曾忘忧国,赤子之心须臾不渝,她的故事向我们这样讲述——
踏上异国他乡求学之路
1991年,周老师经过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和教育部层层选拔后,获得了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的资助,在当年10月22日登上了飞往Gatwick的航班,前往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从此踏上了异国他乡的求学之路,并获得了硕士学位。
伯明翰大学是历史悠久的世界名校,培养了数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为中国培养了包括李四光在内许多著名科学家。学校学风浓郁,要求严格。周老师在那里读的是应用语言学专业,老师在求学之路中感受最深的是,他们的研究生教育尤为注重能力培养,要求学生阅读的文献数量巨大。老师的课堂讲授只起一个领路的作用,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体系的形成唯有靠大量阅读文献。老师一节课的讲授内容,往往需要他们阅读数十篇或多本经典著述来加深理解。周老师回忆道她和同学们为此承受了巨大压力,克服了语言、专业上的重重困难,最后顺利完成了学业。她在回国后,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北京工业大学的英语教学和学科建设中,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时代之迁,祖国之变,初心须臾不忘
31年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还非常薄弱,国际影响力绝非今日可比。在一大批国际留学生中,中国留学生是比较穷的那一族,外国人对中国也存在种种误解和偏见。周老师回忆道:“记得有一次我们到伦敦参加英国文化协会举办的学术活动,在地铁站碰到几个东南亚人,并打招呼。对方竟然非常固执地把我们当作日本人而非中国人。他们说,‘中国很穷,怎么可能有钱出国?中国政府管理很严,怎么会让中国人出国?’”。
诸如此类的事多次发生。可见当时我们国家的实力及其影响何其微弱,国际上对我国的偏见和刻板印象何等顽固。中国留学生群体在国际学生中是比较边缘化的一族。周老师谈到时代的变迁,祖国的发展之变的今天,历经4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国家已雄踞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成为名副其实的强国。中国人在世界各地留学、经商、旅游,扬眉吐气,足迹遍布五洲。抚今追昔,真是换了人间。她感慨道:“作为中国人,我们非常自豪。但我们肩上也承担着伟大的重任,这就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将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和美好。”
心系祖国,挥汗国内教育事业
“由于历史原因,1991年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展缓慢。我们虽在异国他乡,却在密切关注着国内的发展变化。中国同学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国内的发展大计。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巡视南方并发表重要讲话,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大潮。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在国际上引起巨大反响,中国留学生无不为之欢欣鼓舞。大家感到,国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前景无量,也坚定了我们努力学习、报效国家的意志。”
回首这一段往事,结合在北京工业大学教书育人40余年的经历,周老师深情感慨:“我们无论身在何处,所为何事,都应时刻心系祖国,位卑未敢忘忧国。把个人奋斗与追求融入国家的发展,为其不懈努力,孜孜以求尽好本职,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国家经过数十年的建设,由弱变强,我也从一名不谙世事的青年成长为教授和学科负责人。国家的强盛,学校的发展,有我洒下的汗水,付出的辛勤,我深感荣幸。”
薪火相传,寄语青年一辈
周老师对青年一辈有着深深的寄托与期冀:作为学生,一定要夯实知识之基,刻苦治学,求得真谛,方能为社会、为国家、为单位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努力。
30年逝去,弹指一挥间。回首万事,感慨万千。望年轻一代薪火相传,超越吾辈,更上一层楼。
文法学部社会学类学生第一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