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生 -> 学科概况

社会学学科概况

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学学科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社会学学科最早由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陆学艺先生于2000年带领创办。2001年社会工作专业获批,2006年获批社会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社会学被确定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009年社会学专业获批招生,2010年获批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陆学艺先生为社会学学科发展奠定了重要根基。2013年后,在学科带头人唐军教授的带领下,学科进一步获得了重要发展和突破。2014年获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支撑的社会学专业和社会工作专业分别于2019年和2021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4年,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获批新增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成立社会学院,学科发展迈入追求卓越的新发展阶段。现学科负责人和博士学位点负责人为陈锋教授。

在二十余年的学科建设历程中,学科秉持“立足社会实情、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的建设志向,采取“坚持社会建设主攻方向,深耕社会治理特色领域”的核心措施,坚持“入主流、凝特色,重交叉、求卓越”的建设原则,确立“围绕课堂学知识,深入社会做调研,立足本土塑价值”的育人理念,贯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方针,成为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及高质量人才培养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学生在校期间取得诸多优秀成果,近五年来学生在CSSCI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研究成果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中国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本科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北京工业大学鼎新杯特等奖等,社会实践团队入选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千校千项”好项目、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等。

学科现有专任教师51人(含师资博士后),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7人,近半数教师具有海外学术经历。具有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首都社会建设研究团队”、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双百行动计划“示范团队,有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领军人才”、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和青年英才、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人才、北京市属高校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学术带头人、北京市属高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北京市国家治理青年人才”以及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北京市管理育人先锋等在内的一批优秀教师。

学科拥2个省部级基地:北京社会管理研究基地和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拥有2个省部级学术创新团队:北京市教委人才强教计划“首都社会建设研究”团队和“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双百行动计划’示范团队;还与北京市党政部门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建了多个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北京社会建设研究院(2009年与原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合作共建),当代中国信访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2011年与北京市信访矛盾分析研究中心合作共建),北京市残疾人社会组织研究中心(2012年与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合作共建),北京知识产权院(2014年与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合作共建)等。学科团队聚焦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领域,师生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相关研究报告多次获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批示以及北京市委主要领导同志肯定性批示,同时多次被国家部委和北京市委办局采纳。学科团队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以及教育部、北京市等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在《社会学研究》《社会》《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刊物和重要报刊发文。团队科研成果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青年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学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社会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民政部全国政策理论研究成果二等奖、三等奖等。

学科设置如下四个二级学科:(1)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探索社会建设的理论体系方法论思想,重视社会学理论创新与方法拓展;(2)应用社会学,聚焦超大城市的人口、健康、网络、消费等领域,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回应重大社会问题;(3)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聚焦数字时代超大城市社会治理、新业态劳动者权益、民生政策等领域,研究亟待解决的复杂社会问题;(4)社会工作,聚焦社区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社会组织、青少年服务等领域,开展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专业研究,重在针对京津冀地区现实需求,培养高端专业人才

学科致力于为首都乃至全国的高素质创新型社会学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回应新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一流社会建设人才的需求。学生毕业后能在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从事社会调查与研究、政策研究与评估、社会管理与规划、发展研究与预测、行政管理与服务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