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党群工作 -> 离退休工作 -> 正文

文法学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五老”专访系列报道(一)

发布日期:2022-08-31   来源:   点击量:


按照北京工业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于落实2022年读懂中国活动的通知要求文法学部认真组织开展学部五老教师与学生党员结对交流活动。期间“五老”教师分别接受了学生党支部专题采访。

本次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党员参与热情,不仅是退休党员青年党员的一次思想交流碰撞也是学校关工委工作重要意义的展现学生党员受到老党员的亲切关怀,学习到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用文字记录了成长感悟。

文法学部推出关工委“五老”专访系列报道,本期与您一起走近刘宇慧教授。


由衷质朴热忱 倾心专注纯粹

——访文法学部退休党员刘宇慧教授

刘宇慧,文法学部外国语学院教授,2017年退休。从教34年,主讲大学英语、研究生英语、应用语言学等课程。曾任外语学院副院长、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负责人、校学位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院学术、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现任校本科教学督导专家、校党风廉政监督员。2008年北京市精品课程、2010年国家级精品课程、2016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负责人,2010年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011年北京市创新团队带头人;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993)、省部级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999)、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2008、2013);北京市教学名师(2012);首都教育先锋教学创新个人(2009);北京市优秀教师(2006)。主持及参加科研及教研项目2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14项;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主编、主审、参编教学大纲、教材及辅助教材20余部,出版专著2部。



2022年5月13日下午,我们有幸采访刘宇慧教授。通过线上访谈,跨越了种种空间隔阂而刘教授亲切的话语,让我们仿佛穿越了时光,回溯到人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为新中国建设添砖加瓦的激情岁月。重温成长和求学的历程,怀念三十四载教学生涯,恰如此刻窗外,阳光明媚,微风和煦,润物无声。

重温成长经历: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

1957年,刘宇慧教授出生于内蒙古包头市,1968年,因父亲工作原因,举家搬迁至山东省。刘教授的父亲出身贫苦,年轻时只跳级读过三年书,拿到高小毕业证。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有机会继续学业,但是为扛起家庭重担,他无法离开家庭进入大学。但是,在党的培养下,父亲投身于铁路建设,并抓住单位给予的进修机会,拿着高小毕业证一路成为工程师。自幼,刘教授总听父亲讲:“是共产党给了我新的生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从小,刘教授的心里就对党充满感激之情。

父亲的亲身经历,令他非常关注子女的教育。他当时在山东齐鲁石化工作,当地教学环境更好于家乡,于是欣然让子女在此入学,接受教育,完成学业。听着“我们走在大路上”的革命歌曲,读着邱少云、雷锋等英雄的故事,刘教授从少先队员成为共青团员。1974年,刘教授高中毕业,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下,去当地青年农场劳动,两年后返回齐鲁石化的炼油厂做电工。

成为工人的三年中,刘教授为建设社会主义挥洒汗水,也是在这三年中,她接触到英语,与之结缘。随着改革开放前奏,工厂的工程师出国实践,工人们也要学习科技英语。工厂将参加英语补习班的机会也给予像刘教授这样的青年工人,而正是这样的机会,为她开启了英语专业的启蒙,也为一生的专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提供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有英语补习班为基础,加之自学在校时缺失课程的努力,刘教授于1979年参加高考,成功录取至中国石油大学英语专业。1983年大学毕业后,刘教授留校工作,直至1999年来到北京工业大学任教,一直从事于教学一线,致力于语言学研究。

怀念执教生涯:卅四载忠诚,更愿意付出

谈及入党动机,刘教授的声音激动而温情:“在我年轻的时代,大家都有着朴素的愿望,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人民做事,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刚满18岁时,刘宇慧教授就积极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但由于单位变动、求学辗转等原因,一直未能入党。但是,波折的经历从未熄灭入党的热情,她将入党的考验落实在学习与工作上的勤恳。1992年,刘教授在教师岗位上光荣入党。

父亲的熏陶,自幼对党的热爱,支部中老同志的帮助,让刘教授始终对党怀有真挚的感恩之情。作为党员,刘教授在工作上三十四年如一日地保持自律、积极、勇于奉献的作风。从教学、语言学研究到教学督导,刘教授承担过多项工作,其中令她最为记忆犹新的,当属她所主讲的《大学英语》课程申请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经历。这其中,有太多故事。

成就一项国家级精品课程,不仅需要一位教师的精雕细琢,更需要一个团队的辛勤耕耘。作为课程负责人的刘教授非常感谢团队中其他老师们,一同攻克电子课件设计及网站建设的难关。她坦言,雕琢精品课程的过程十分专注,利用休息时间一个个点开链接查看,一晚上甚至要处理上千条。当遇到技术问题时,刘教授给负责电教的同事打电话,发现声音不对劲——原来已经凌晨3点了!一连串的道歉后,她才意识到,真正投入精力,就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也忘记了疲倦的感觉,这种专注感觉很好,也很有成就感。2008年,北京工业大学的《大学英语》课程荣获“北京市精品课”,2009年,继续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然而,好事多磨,国家级奖项竞争之激烈,刘教授的《大学英语》在当年未能如愿上榜。当同事们来纷纷安慰刘教授,她却说,自己没有被这个“挫折”打垮,申报奖项的过程,其实就是课程建设的过程。《大学英语》是为全校本科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其教学质量关系到全校本科生培养的质量,课程建设意义重大。刘教授重整旗鼓,再一次审阅全部课件和链接,为请教专家奔赴至全国各地。天道酬勤,地道酬善。她认为,在为工作付出之时,保持作为党员的初心,勇于奉献,甘于付出,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样,不辞劳苦,没有怨言,不计得失,为纯粹的知识和成果而快乐。  

  寄语青年学子:志当存高远,心当存澄洁

刘宇慧教授一直为学生的成绩感到骄傲,一直记得学生在外研社辩论赛、演讲比赛,甚至国际赛场上获得荣誉的喜悦。她认为,成绩固然重要,但是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她相信,优秀是一种习惯,一经养成,便可以在追求把每件事做到优秀的道路上快乐前行。刘教授现在也常关心在校学生,看到当下学生党员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同她上学时相比,提高了很多,深感欣慰。她希望大学生,特别是学生党员,能认识到,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要有远大的目标,应该为国家、为社会、乃至为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



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外语学生党支部

记者:黄子琪          

撰稿:刘凤至